發酵炮制中藥的歷史
發酵法應用于中草藥可上溯至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即提到以發酵法制備的中藥-神曲;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則記錄了許多發酵炮制中藥材的方法;明代,倪朱漠的《本草匯言》亦記錄建曲、半夏曲、紅曲、南星曲、沉香曲、女曲、采云曲等發酵炮制中藥的做法,F今使用的傳統中藥如片子癀(三七的微生物發酵物)、綠豆皇(綠豆發酵物)亦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經固體發酵產生的產品,另外如靈芝、冬蟲夏草等則是真菌的子實體入藥的例子。
現代中藥發酵技術
中藥發酵制藥技術是在繼承中藥炮制學發酵法的基礎上,吸取了微生態學研究成果,結合現代生物工程的發酵技術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藥制藥新技術,是從中藥(天然藥物)制藥方面尋找藥物的新療效。傳統的中藥發酵多是在天然的條件下進行的,而現在的中藥發酵制藥技術是在充分吸收了近代微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的研究成果而逐漸形成的。其先進發酵工藝特點是:以優選的有益菌群中的一種或幾種、一株或幾株益生菌作為菌種,加入中藥中,再按照現代發酵工藝制成產品,它是一種含有中藥活性成分、活性有益菌及其代謝產物的全組分發酵物的新型中藥發酵加工制劑。
中藥發酵技術機理
1、微生物以中藥中的有效物質或一些非有效物質為前體,經微生物的代謝形成新的化合物;
2、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還能產生豐富的初生或次生代謝產物,有些代謝產物自身就是功能良好的藥物;
3、微生物的初生、次生代謝產物和中藥中的有些物質發生反應形成新的化合物;
4、由于中藥的某些物質可對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及活性成分的產生有促進作用,微生物在中藥的特殊環境中也會改變自身的代謝途徑,從而形成新的活性成分或改變各活性成分的相互關系,從而提高中藥的藥效;
5、因為微生物的分解轉化作用,故其有可對中藥中的有毒物質進行分解,解毒和降低毒副作用。
6、多菌種混合發酵:有目的的選育多種優良發酵菌種,接種到中藥中,使它們的代謝產物之間產生相互協同作用,從而更大限度提高中藥藥效。
7、非有效物質利用微生物轉化中藥活性成分。
微生物發酵對中草藥活性的影響
為何中草藥經微生物發酵可以提升中草藥的活性,并降低副作用,目前各界學者普遍認為與下列機制有關:
(1)微生物以中藥成份的一些化合物為前驅物,合成新的化合物.
(2)微生物產生的初級或次級代謝產物的協同作用.
(3)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和中草藥中化合物重新組合為新的化合物.
(4)中藥的成份導致微生物的生長及代謝途徑發生變化.
(5)微生物的分解及轉化酵素,分解或轉化中草藥的毒性物質,降低副作用。